目前分類:金融保險投資理財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是2020.03.28 。因為武漢肺炎這隻大黑天鵝,台股大盤從年後開盤的12000多點殺到8000多,相信作多的朋友在年後那根跳空300多點再急殺400點的大黑k中,經驗夠的跳空當時應該就陸續出脫手中持股,觀望的人最後我想是欲哭無淚吧?!

當時我看了很多股市名嘴在年中就很努力的分析,賣課程的、賣流量的…在當時線上直播中其實沒有看到有誰提到較好的作法。(也或許有,剛好我沒看到)

其實除了停損砍倉外,投資朋友可以立刻買進台指選擇權的PUT,依照你的總持股比例買入20%的價平選擇權,不要讓損失再度擴大。

但,一般的證券帳戶沒法交易期權,期權是得另外開戶以及存入保證金的交易帳戶,而我也相信,台灣多數的股民沒有開設這種可以用來避險及套利的帳戶,最多只能融券放空股票,但由於產品的限制,就算你反手的速度很快,但券商手中無券可融時你可沒有其它的產品可以幫你減少損失,只能乾瞪眼。

砍的下手的當下就砍了,砍不下手的等殺到8000多時應該也已經放棄處理了。

我分享兩個方法給大家參考

1.只有證券戶的朋友,再遇到巨災來臨時,砍倉外要順手買了反向的ETF,例如台灣50反1

2.有期權帳戶的較單純,直接買當下價平的PUT就好。成交速度快,也不會有借不到券的問題。

附上截圖,是我目前對大盤的看法,結果相信過陣子就會有答案,到時我再來補充分享

90260401_3147845538562075_7697860989743529984_o.jpg

文章標籤

廖克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心投資型保單正在蠶食你的報酬率-安泰人夀靈活理財變額保險乙型(ULB)

 

先說結論

  1. 這保單目前停賣,但邏輯上適用多數同類型保單
  2. 買投資型保單還不如各自回歸本質,保險跟投資分開才划算
  3. 投資型保單把保險跟投資合併在一起,但其實它還是兩種服務分別獨立。
  4. 先說保險部份:假設目標保費36,000本以為全會拿去做投資,但事實上保險的前置費用先吃掉你目標保費的150%加上每年的行政管理費、保費你會傻眼,也就是說你繳了兩年72,000的費用後先扣掉54,000的前置費用及每年1,200還有行政管理費…(說真的如果你是20多歲的年輕人,還不如固定買一年期的定期夀險,同樣的錢買到更高的保額)
  5. 再說投資部份:光前置費用跟雜七雜八的費用扣一扣本金已經少的可憐了,你以為保險公司已經放過你了,不!!之後每年投入的本金,或者你另外拿省吃儉用加碼再投入的本金,還有固定5%+基金管理費1.5-2%的費用等著你。假設你放100萬台幣到這投資型保單裡,真正用於投資的本金只剩93!!,換句話說,如果你買的基金投報率至少要大於7%以上,否則你不只賠了夫人,還要折兵哪!!!

娓娓道來:

基於風險分散,我個人是認同保險機制的,大多數人的人生第一張保單不是父母幫忙買就是透過親朋好友介紹而買了,都是很信任的朋友來賣你保險了但為何還是有那麼多的糾紛,我想絕大部份的原因是出在購買者本身對於保險方面的知識不足,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知識去分辨每一個保險產品的合適與不合適,所以我推薦『東森財經台的好險有發現www.youtube.com....

你只要認真的看完幾集節目後,學到基本保險的觀念,也自然的能夠依照自己的年齡、家庭狀況去挑選合適的保險產品,我學習了好一段時間後,才開始檢閱我之前投保的保單,以評估合理性與必要性,保險產品因為都是政府核可才能在市場上販售的,所以自己具備有判斷的能力就來得很重要,例如我也比較過關於一年定期夀險〗與終生夀險〗的爭議問題,有人推崇定期夀險,另一方面當然是保險業務員最愛賣的終生夀險,實際用Excel試算後的個人結論是,40歲以前因為事業或工作還在成長階段,買一年定期夀險〗能夠用較合理的費用買額度高的夀險,待40歲以後視收入狀況則可以換成終生夀險〗,畢竟保險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在合適的年紀買自己經濟能力許可的產品除了分散風險,也能把錢用在刀口上。

這張保單是我的真實案例:

 

 

00.jpg

 

 

1071020日止,

累計所繳保險費153.000-

累計前置(保費)/附加費用54,900

01.jpg

 

比起單純的保險,投資型保單因為有跟投資理財掛勾,其中又牽扯很多的費用與限制,例如:基金買賣問題,投資收益能否先行取回問題,投資型保單條款又非常冗長,所以個人認為需要更仔細評估,尤其2010年以後,投資型保單投資收益超過27萬都要計入個人所得稅,用保險帳戶投資避稅,就更沒優勢了!!

另外補充一點,稅法規定,要保人跟受益人若不同人時,政府也是要課稅的,不管出錢的人是誰,建議要保人跟被保險人可以考慮寫自己的另一半或小孩,萬一有意外時,畢竟大多數也都是家人在幫忙奔波,也可以合法的避免被政府課稅。

最後補一句,投資跟買保險都一樣有風險,必需小心謹慎!!

※ 本分享為個人主觀評斷

文章標籤

廖克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